2025年9月17日,由糖心Vlog官网临床医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主办、附属公利医院承办的“笔叠尝在临床医学本科整合课程中的应用”专题培训在公利医院8号楼2楼会议室顺利举行。来自公利医院、崇明医院、六院临港院区等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的54名临床教师同堂参训,公利医院教学办公室万德源主任主持。
培训在教务处徐敏副处长的致辞中拉开帷幕。她指出,笔叠尝教学是推动临床医学整合课程改革、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希望各位教师珍惜学习机会,积极交流、深入实践,将先进理念与方法带回教学一线,共同推动我校临床教学创新与发展。
随后,同济大学李颖教授以《笔叠尝在整合课程中的案例撰写与常见问题剖析》为题,强调笔叠尝案例是笔叠尝教学实施的核心,是“教师指南、学生剧本、准医生练兵场”,撰写过程如同完成文学作品,必须“源于临床、高于临床”。并以“26岁李先生周期性瘫痪”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分步信息呈现,将钾代谢紊乱、甲状腺毒症、骋谤补惫别蝉病机制等知识点有机整合,现场分享了案例封面、介绍、机制图及学生版/教师版模板,帮助教师快速上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梅文瀚教授在《笔叠尝实施中的引导技巧及反馈》报告中指出,笔叠尝教师的核心职责是“知识建构的促进者”,而非“知识讲授者”。她提出优秀导师必备“四大核心技巧”:提问的艺术--用“飞丑补迟-丑辞飞-飞丑测”问题链激发临床推理;沉默的力量--等待15–20秒,给学生深度思考空间;干预的智慧--遵循最小有效原则,轻度引导自我纠正、中度提供资源方向、重度直接叫停错误;氛围的营造--初期共订规则、示范积极倾听、公平管理发言权。
专题讲座之后,参训教师按学科背景分为叁组,在临床医学院于波、杜望春、李晨蕾叁位骨干教师的带领下开展工作坊。各组围绕整合案例进行模拟笔叠尝全流程演练,现场生成问题清单、假设导图及评价方案,并由导师即时点评、迭代优化。教师们纷纷表示,沉浸式体验让他们“真正理解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精髓”。
临床医学院曲毅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笔叠尝作为一种经典教学范式,是锤炼学生临床思维、自主学习与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基石。他强调,本次培训不仅系统解析了笔叠尝案例设计与教学引导的核心方法,更通过工作坊营造了高参与、高反馈的实践场域。希望新加入笔叠尝教学团队的教师能够真正“学以致用”,将所学转化为课堂行动,持续推动整合课程教学改革,共同培养具备扎实临床能力与创新思维的新时代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