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暑期“四史”学习教育活动持续深入开展,结合“四史”学习教育“叁个一”活动安排,我院所属第一、第二党支部于8月31日分别召开了“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组织生活会,第一、第二党支部全体党员分别参加了所在支部的活动。
按照学院《对于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叁个一”活动—作品征集的通知》要求,即开展一次红色文化纪念场馆寻访活动、举办一次征文、摄影作品、短视频征集活动、组织一次“四史”学习教育专题交流会。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党员积极利用暑假时间,开展红色景点打卡活动,撰写心得体会,拍摄影像作品。本次专题组织生活会就是对暑期“四史”学习教育的一次交流分享。假期里,同志们走访了中共一大会址、四行仓库、上海历史博物馆、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上海宋庆龄故居、《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秘训班旧址、愚园路历史名人墙、刘长胜故居、毛泽东旧居陈列馆、徐光启纪念馆延安杨家岭、宝塔山等着名红色教育基地。
会上,各支部成员结合红色教育基地的摄影作品,交流了参观学习的感受:
第一支部成员、党总支书记蔡巧玲谈到:今年暑期有幸受延安大学之邀,对其附属医院迎接临床医学专业论证进行预评估检查。工作间隙,走访了杨家岭、宝塔山、凤凰山麓革命旧址、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等市内重要红色教育基地,深刻感受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今天我们更需要把延安精神和工作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坚持爱岗敬业、开拓创新、脚踏实地,把延安精神转化为工作的动力,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再上台阶。
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贺民谈到:受最近热映电影《八佰》的影响,前往四行仓库进行参观,对这段历史我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四行仓库是一座位于上海市原闸北区南部、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西北角的仓库建筑。在这里发生的四行仓库保卫战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战受挫而下降的中国军民的士气,唤起了全民族抗战的决心,展现了中国军人无畏生死,誓死卫国的气概。
第二党支部组织委员吴单谈到:从1949年到1963年,宋庆龄住在淮海路上的一座宅子里。她在这里工作、生活将近15年之久,那里是她从事国务活动的重要场所,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瞬间和大量文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管内陈列的照片以及主楼内的会客厅。照片记录了很多珍贵的瞬间,从一张张照片中能够看到当时新中国刚成立时爱国人士的精神风貌。他们在这里会谈,讨论新中国以后的发展道路,讨论如何对付国外虎视眈眈的势力,对内如何恢复民生。虽然现在他们已经不在,但是会客厅似乎还在向我们传递着那份永不磨灭的爱国情怀。
学生党员陆珺艳同志表示: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现在的富足生活离不开先辈们的奋斗,战争年代,无数有志青年舍身救国。和平年代,我愿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卒”,不求功名利禄,默默奉献。特别是从此次疫情当中发觉,看似原本不起眼的岗位一样很重要。此刻的我,虽然还没有一举报国的知识沉淀,但我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即使在街道量一个体温,亦或是运用网络平台普及政策和医学知识,相信每一份付出,都是为抗击疫情取得最终胜利做出贡献。
通过组织生活会,每位成员都带领其他同志一起重温了不同红色教育基地背后的历史故事,普遍受到一次精神洗礼,达到了打卡的目的。同志们表示,一定秉承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立足岗位,吃苦耐劳,勇于奉献,坚定为上海乃至全国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初心,以最好的姿态迎接新中国成立71周年。